傅谨:传统能否成功运用,是现代戏曲创作成败的关键。

2020-09-04 15:24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466

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当代继续保持活力,最直接的方式是继续演绎古典戏剧,经典改编是戏曲创造性改造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文艺风格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戏曲改编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创作转化和创新发展。


能否成功地运用传统,丰富现代戏剧的舞台表现力,是现代戏剧创作成败的关键。只有坚持正确的路线,不断创新,才能使当代戏曲文化欣欣向荣。


中国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不仅体现在大量古典戏剧的线条中,而且表现在对这些戏剧精彩的舞台解读上。它们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中国审美情趣的积淀。与文学经典不同,戏曲经典的当代解读离不开继承者的表现,每个人的自然身体都是独特和不同的。作为一部舞台表演艺术歌剧,有更多的机会赋予现代意义,更容易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


1599204440505189.jpg



歌剧圈通常使用"移植"这一隐喻来跨越风格、戏剧和风格的实践,并再现相同的题材。戏曲史上有许多通过移植创造出优秀作品的先例。例如,梅兰芳的"木桂鹰挂帅"是从河南戏曲中移植而来的,而"东胜与阿波罗"则将具有现实主题的当代小说改编为古剧,这是令人钦佩的。近年来,通过移植成功引进优秀作品的现象明显增多,呈现出经典创作转型的积极趋势。


《秦腔》,锡剧《三三》是当代戏曲界将优秀文艺作品创造性地转化为舞台艺术的新收获,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采用了广为流传于陕北地区的新田游。从故事,人物到风格,它不仅与琴腔有着内在的精神契合,而且在审美上也有着巨大的跨度。把这样一部文学作品搬入秦腔,是具有挑战性的。编剧刘锦云尽量保留原诗大到节奏,小到句式的独特精髓,并使其富有琴腔的韵味和色彩。锡剧移植《三三》由剪辑师杨蓉,导演韩建英,主演董红完成。沈从文的原著小说以诗化写作著称,艺术家们找到了沈从文小说与锡剧之间的审美联系,这是一次成功的转型。


戏曲的移植和改编并不是简单地将其他艺术形式的叙事作品搬上舞台,不同的文艺风格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戏曲改编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的发展,其中,通过优秀的舞台表演,使以往优秀的作品获得新的生命,是转型和发展的重点。


我们能否成功地运用传统,丰富现代戏剧的舞台表现力,创造艺术,是现代戏剧创作成败的关键。南天门,一种传统的京剧,曾经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其中,老奴仆曹复在经过雪山时脱去衣服,寒冷饥饿时的幻想,都是戏曲舞台上富有表现力的经典段落。京剧"红军故事"是一部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现代话剧。其中一个故事是军需官鹅在雪山上被冻死、饥饿和牺牲的情景。扮演"雁"的年轻演员杜哲,利用"南天门"中老仆人的表演技巧,突出人物的勇敢和勇敢,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戏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戏曲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有赖于对历代古典戏剧的精心继承,另一方面要从叙事方法、情感表达和技术表现等方面对以往的文化积淀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创新发展,只有保持正确的路线和创新,才能出现当代戏曲文化的欣欣向荣。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商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